最近因為疫情,日子不太平。
不少地方封閉管理,也不少人被隔離。
在廣東深圳,前段時間就有一家三口因疫情隔離在家,爸爸居家辦公,女兒在家上網課,一家三口天天被困在一起。
很多人覺得這不得“瘋”。果然,隔離沒多久,這個家里的女兒就說要“離家出走”,但是不是因為被爸媽罵,也不是網課太煩,而是爸爸媽媽天天秀“恩愛”!
第一天隔離開始,女兒坐在桌子的左邊上課,爸爸在桌子的右邊工作,本來一切平靜,各忙各的。
但是媽媽一走過來,爸爸就把媽媽抱在懷里工作,媽媽一整個人坐在爸爸的懷里。
第二天,還是這樣,女兒心態崩了,氣得摔本子說“我想離家出走!”
評論里很多人說:“這不太好吧”、“這個坐姿不合適……”
確實,父母恩愛是一個家庭的幸運,但是整天當著孩子的面過于膩歪和豪放,容易給孩子樹立不正確的三觀。
就如老人言:千萬不要在小孩子面前親親我,會帶壞小孩。
雖然這個說法有些封建,但是也是有一點道理的。父母過分的親熱行為,會讓孩子心里沒有“界限”之分,不懂得親密舉動在什么場合下才適用。
成長中的孩子一般都缺乏正確的判斷力,他們往往都是通過觀察和模仿大人的行為,來逐漸形成自己的行為準則。
心理學家曾說: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的不當行為,會給孩子造成隱形傷害,不但會破壞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軌跡。
適當的親密行為,是孩子感受愛學會愛的調味劑,但是過于親熱的行為,卻是孩子三觀形成的炸彈。
1. 父母過于親熱的行為 毀掉孩子的三觀
中國性學會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委員會的胡萍說過:“父母過于親熱的行為,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有的孩子會在同伴身上模仿,有的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事導致過早性行為,有的則會覺得性很骯臟?!?/strong>
胡萍教授還分享過一個真實例子。
一個讀幼兒園的小孩,經常在向小伙伴們“轉播”父母晚上親熱的實況。
脫衣服,光屁股,一步一步模仿和講述,細節豐富到讓人瞠目結舌。
父母親熱行為沒有界限,孩子的行為模仿也沒有底線,這次是模仿給同學看,下一次是找同學模仿呢?
父母習慣性在孩子面前親熱,孩子就會習以為常,認為是一件普通的事情。當青少年擁有這個不正確的觀念,后果不堪設想。
知乎上還有一名匿名網友分享說,她覺得“父親很惡心”。
大概十一二歲的時候,她去父母的城市玩,和父母一起居住。
小小的房間里,爸爸總是不忌諱她的存在,當著她的面揉媽媽的胸。
在家里低頭抬起來,看到的都是爸爸在企圖抱媽媽或者親她或者摸她。
晚上睡覺她明明她在中間,但是爸爸一起身關燈,就到媽媽那邊去了。
與父母而言,可能是非常恩愛,但是于孩子而言,卻是噩夢一場。女孩說:“我真沒覺得這是恩愛的一種表現,我只是覺得好惡心,我好排斥!”
女孩甚至留下了一輩子的陰影,甚至覺得爸媽不愛她,他倆只愛彼此。她至今討厭男生,討厭性......
孩子的性教育和婚姻觀,家庭就是第一課堂,父母不正確的教育方式,會給孩子帶上心理上的陰影。
就如阿德勒在《愛情與婚姻》中說:
所以,父母恩愛在孩子面前也應該有一定的尺度。
2. 為什么不能在孩子面前 過分親熱?
弗洛伊德在《致福斯特的公開信——兒童的性啟蒙》中說:
孩子的成長是有階度的,不能在幼小的階段給予她成熟的知識,第一是無法接受,第二是無法理解。
3. 作為父母 如何正確秀恩愛?
別害怕表達愛意,秀恩愛要得體,給孩子家庭幸福感
父母愛彼此的同時,也不要忘了愛孩子
與孩子分享好的愛情觀,不要讓孩子想法扭曲
“愛是體貼,互相照顧和妥協,總是為對方著想; 愛是負責任,對TA負責,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兩個人的未來負責; 愛是尊重和保護,尊重TA的想法,保護TA的快樂; 愛是長久,是忠誠,是想到就會翹起嘴角的幸福?!?/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