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是人體的另一張不能仿制的“身份證”,全世界幾十億人中,還沒有發現相同的指紋。人的指紋在出生后就已經形成,至死不變。正因為如此,公安機關在偵破工作中常常需要提取犯罪嫌疑人的指紋來作為偵破案子的重要證據。
在某日凌晨,某住宅小區內發生了一起入室盜竊案。由于是在凌晨,房屋的主人還在睡夢中全然不知道屋內發生的事情。事發后,公安干警在作案現場進行了大量的取證工作,很快就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半個月后就抓獲了罪犯。
公安干警是通過什么方式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呢?前面說過指紋是每個人獨特的、獨一無二的“身份證”,干警們正是利用這一特點鎖定小偷的。原來這個小偷是一個慣犯,派出所有其指紋備案,干警們通過對提取的指紋與儲存的指紋進行比對而確定了嫌疑人。那么干警們是如何獲取犯罪嫌疑人的指紋的呢?
化學揭秘
罪犯作案時留下的指紋印是無法用肉眼看出的,但是每個人的指紋印上總會留下手指表面的微量物質,如油脂、鹽分和氨基酸等。由于指紋凹凸不平,因而嵌在其中的微量物質的排列與指紋呈現相同的圖案。只要通過某種方法將這些微量物質顯示出來,就能顯示出指紋來。
通常對指紋的提取有化學方法和物理方法。
化學方法通常有碘蒸氣法、硝酸銀法、有機顯色法和激光檢測法……在此我們主要給大家介紹前面兩種方法。
資料小卡片
碘:紫黑色晶體,具有金屬光澤,性脆,易升華、易凝華。易溶于乙醚、乙醇、氯仿和其他有機溶劑,形成紫色溶液。
碘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健康成人體內的碘的總量約為30mg(20~50mg),國家規定在食鹽中添加碘的標準為20~30mg/kg。
升華:固體不經過液體直接變成氣體的現象。
凝華:氣體不經過液體直接變成固體的現象。
1.碘蒸氣法
單質碘是一種紫黑色的晶體,易溶于有機試劑,在加熱的情況下會發生升華。在檢驗指紋時,可將提取的指紋印固定在一定的高度,將碘單質用容器裝好后放在下面,加熱容器,碘單質開始升華,升華后的碘蒸氣遇到指紋的油脂類物質時,就溶解于其中,于是就顯現出指紋的痕跡來。然后再與電腦中儲存的指紋進行比對,就可以發現誰是作案的嫌疑人了。用這種方法能檢測出數月之前的指紋。
2.硝酸銀法
人體內的每一個活著的細胞都進行著新陳代謝,只要存在著新陳代謝,就會產生水分、無機鹽等物質。無機鹽中以氯化鈉的含量為最多,所以皮膚每時每刻都往外排泄著含有氯化鈉的汗液。向提取的指紋印上噴硝酸銀溶液,指紋印上的氯化鈉就會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氯化銀見光易分解,經過日光照射,氯化銀分解出金屬銀來,銀粒呈灰褐色,隨著反應的進行,銀粒逐漸增多,由灰褐色逐漸變成黑色,就可顯現出黑色的指紋線(銀本身是銀白色金屬,具有金屬光澤,但是,當顆粒很小時、非常疏松時呈現出的是黑色的顏色)。用這種辦法,可以檢測出比用碘蒸氣法更長時間之前的指紋。
有關的化學反應如下:
現在你清楚,公安干警是如何很快地鎖定犯罪嫌疑人的了吧?那是指紋泄露出的秘密!因此,我們常說法網恢恢,疏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