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oocmu"></code>

      <ins id="oocmu"><video id="oocmu"></video></ins>
      <kbd id="oocmu"><video id="oocmu"></video></kbd>
      <code id="oocmu"></code>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吐血整理,吊打音樂小白


              - 1 -

              藍調/布魯斯

              BLUES

              獨特的憂郁氣息 

              藍調起源于上世紀初的美國,可以理解成是黑人的民謠,現代流行音樂,幾乎都受到過Blues的影響。

              藍調有一種特有的憂郁味道。

              從樂理的角度來說,這種味道來源于它的音階。

              音階比傳統的五聲音階12356(do re mi so la)多了一個降三音,有時也可以加入降5音和降7音。

              傳統的Blues以小調五聲音階為基礎(1,b3,4,5,b7),再加入blues note:b5。

              b3、b5、b7這三個音是布魯斯的特征音,他們在歌曲中的特殊處理會制造出離調的感覺。

              這種“擰巴”的感覺既能讓人思緒萬千,也能讓人熱血沸騰,這就是傳說中的布魯斯味道。

              布魯斯之王 B.B.King

              早期的藍調往往是松散的敘事歌曲,歌手訴說自己失敗的愛情故事或者是遭受到白人的不公待遇。

              在歌詞形式上,往往是一句話用不同的調調重復若干遍,然后開始吉他solo,彈了一輪十二小節之后再繼續叨叨,特別是B.B.King的布魯斯,特別像一個長者在和你講故事。


              Buddy Guy的《Bring 'Em In》,是非常適合現代人聽的Blues專輯。


              作為活著的最純正的黑人藍調音樂的代表人物,這張專輯既有正宗的黑人藍調味道,同時又加上了現代錄音技術,可以說是Blues音樂在現代錄音混音方面最出色的reference。


               
               

              - 2 -

              節奏布魯斯

              R&B

              不會轉音的不是好R&B

              R&B,也稱RNB,是節奏布魯斯Rhythm and Blues的簡稱,也就是有節奏的布魯斯。

              早期的布魯斯沒有加很強的節奏進去,所以R&B在早期被稱為跳躍布魯斯,是節奏爵士和布魯斯的結合品,隨著音樂的發展,才慢慢成為今天的R&B。


              R&B的曲風聽起來很舒服很慵懶,但是它的鼓點節奏卻很鮮明,不過這種節奏和普通的歌曲不太一樣。

              一般4拍子歌曲的重音都是在第一拍和第三拍,流行歌曲里的節奏都是這樣:

              動次打次 動次打次

              這個“動”和“打”就是強拍和次強拍,“次”就是弱拍。

              但是R&B的重音在第二拍和第四拍,放到歌曲里就類似這樣:

              注意副歌部分

              除了節奏之外,R&B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即興轉音。

              演唱者一定要唱轉音,特別是每句結尾經常會出現,ye ye ye~oh~baby~之類的。

              Babyface,一個能讓牛姐和聲的男人

              不過,時代在進步,如今我們聽到的很多R&B也會加入搖滾、soul、說唱,電子等,但我們依然可以用這種節奏重音和轉音的演唱方式區分R&B。

               

              - 3 -

              爵 士
              JAZZ

              即興才能體現我的高級

              爵士樂非常復雜,它總是會以big band的形式出現,要么是純音樂樂團,要么是有“vocal+樂隊”這樣的形式。

              雖然爵士也植根于布魯斯,但明顯比布魯斯復雜,畢竟配器多了,人多了,以樂隊的形式出現,聲部一繁雜整個曲子構成就繁雜了。


              爵士最大的特點就是即興,不過,這個即興不是隨意發揮,而是有一定標準的,這就是jazz standard(標準爵士曲)。

              最普遍的標準爵士通常都是這樣的總-分-總格式:

              旋律段(主題):固定的段落和和聲(比如說32小節,整個這個32小節循環我們稱為Form)


              即興段:固定的段落和和聲32小節,乘以 X個樂手,乘以 N(意思是段落和和聲這32小節是不變的,每個樂手都可以在這上面即興N多遍,多少遍看演奏者安排,有時是隨機,但是32小節的段落是固定的,換人或者結束即興都以這個為單位,偶爾鼓手solo除外)

              旋律段:固定的段落和和聲(還是那32小節)



              以上說的是最基礎的可能性,在此基礎之上可能還會有更多的變化:

              開始旋律段前面加一段前奏
              即興結束加一個過渡
              到即興時切換到另外一套和聲段落反復,最后旋律再回來
              ……

              這些都是standard。

              說實話,我也有點瘋了……

              不過,比較傳統的爵士最常見的還是“旋律、即興、旋律”這個大框架。

              以《音樂之聲》片段《My Favorite Things》為例。

              原曲是這樣。


              上原廣美改編的是這樣。


              原曲是3拍,但上原廣美把3拍變成了7拍(當然里面也有6拍,但主要是7拍),這是一個奇數拍也是不規則拍,打破了2、4、6這種偶數拍的平衡,給人一種節奏的不平衡感,但卻恰恰能一下抓住注意力。

              在開頭,先是吉他彈的一個ostinato,也就是不斷在重復的一個伴奏型,這就確定了整首曲子的律動和情緒。

              Marcel Dzama

              在第10秒進入主旋律之后,她改成了7拍,也就是1234123,本來安排在3拍子的旋律平鋪在7拍子里,這就加強了旋律感。

              同時鋼琴和吉他的ostinato交錯在一起。

              主旋律其實是鋼琴彈出來的,但吉他彈的這個不斷重復的片段也成了旋律的一部分,相當于是另外一條旋律了,這兩條線就并排進行,就形成了與聽原曲不一樣的感覺。

              CollageSoul

              主旋律演奏完之后就到了可以給不同的樂手即興演奏的階段(1分35秒左右),在圍繞主題變奏完之后又回到主旋律本身(6分25秒左右)。

              絕大多數的爵士樂曲都是這樣一個“總分總”的結構——主旋律、變奏、主旋律、結束。


              這能帶來很多新鮮感。

              因為我們雖然知道曲子的旋律以及曲式發展的過程,但是到底要怎樣讓旋律出來、怎樣讓旋律不斷發展、怎樣讓旋律再回來……

              這些在每一次爵士演奏中會不斷變化,這也是爵士最有魅力的地方。

              同樣的還有Brand Mehldau的版本。


              不僅和上原廣美不一樣,甚至都聽不出來是《音樂之聲》的原曲。

              不過,在聽到主旋律的時候又豁然開朗,就是換了個馬甲嘛!

              瞧瞧,連底下觀眾都鼓掌了。
               

               

              - 4 -

              鄉村音樂
              COUNTRY MUSIC

              最貼地氣的音樂

              鄉村音樂有兩個不可或缺的單詞——redneck、hillbilly,就是鄉巴佬和土包子的意思。

              因為它興起于鄉村,主題通常是日常生活、家庭瑣事,甚至許多鄉村音樂的樂隊,名字就叫做“XXX一家人”或者真的就是整個家庭上陣。

              所以在它剛興起的時候,很多人是看不上這種音樂風格的。


              其實,除了美國,其他國家并不太流行這種音樂。不過,鄉村音樂依舊是美國數十年來最熱門的音樂種類之一,在70年代的美國,一個城市居民能夠找到大概600多個鄉村音樂的電臺。


              鄉村音樂最直接的區分方式就是樂器。

              由于發展較早,所使用的樂器大多是傳統樂器,比如:班卓琴、小提琴、木吉他、口琴以及自動豎琴等等。

              其中木吉他是主奏樂器,其他敲擊樂器則作為節奏樂器。

              右邊這個女人拿著的就是自動豎琴

              值得一提的是,鄉村音樂有很多特殊的樂器用法,最典型的就是Fiddle小提琴。

              鄉村小提琴的玩兒法和其他的小提琴不一樣,了解弦樂的朋友應該知道,拉弦樂,手是要有把位的,把位是要變化的,而在鄉村樂中,提琴的把位基本上是不變化的。

              所以,你聽到的一般都是快速的炫技式的演奏,這種演奏在Blue Grass音樂中十分明顯。


              通常,鄉村音樂的速度較慢,并且伴隨著比較少的樂器(基本是原聲樂器)。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鄉村音樂中也逐步加入了電聲樂器,也融入了其他音樂風格的元素。


              鄉村音樂會非??粗厝寺?,因為細膩的人聲能夠很好地展現鄉村音樂中感情豐富的故事或者抒情慢歌。

              二重奏情歌對唱的形式在鄉村音樂中也非常常見。

              比如這首經典鄉村二重唱《Louisiana Woman, Mississippi Man》


              我愿稱之為美版劉三姐~
               
               
               

              - 5 -

              雷 鬼
              REGGAE

              讓人想上躥下跳的反拍

              雷鬼是一種牙買加音樂,由斯卡(Ska)和洛克斯代迪(Rock Steady)音樂演變而來。

              雷鬼就是在斯卡的基礎上放慢了節奏,同時bass線的旋律和節奏上都有更多的變化。但較洛克斯代迪而言,又更加細膩,也更多地使用電聲樂器。


              雷鬼最具風格特色的標志就是反拍節奏。

              也就是說在四四拍的音樂里,雷鬼的重音落在第二和第四拍。

              一般的四四拍音樂是“動次打次”(強、弱、次強、弱), 雷鬼則是“次動次打”(弱、強、弱、次強)。


              前面說了,不少R&B音樂的重音也在第二拍和第四拍,所以,要怎么區分雷鬼和R&B呢?

              有個辦法,我們假定1代表弱拍,2代表強拍,()里1數量隨機且實值=1,那么:

              R&B:12121212
              Reggae:(11)2(11)2(111)2(1)2

              可以看出來,Reggae的鼓點()里的弱拍是隨機的,可以自由增加東西,但節奏不會太快。

              如果再俗一點,雷鬼就是讓你聽著想往上一下一下地竄,像打嗝一樣。


              很多人提到雷鬼就是大麻和臟辮,但仔細聽了之后你就能得到Bob Marley的啟示。

              雷鬼教父Bob Marley

              你會發現雷鬼不是一種讓人糜爛的享樂音樂,她在給你歡樂的同時也賜予了你力量。
               
               

              - 6 -

              放 克
              FUNK

              我就是迪廳最靚的仔

              Funk是六十年代的一種黑人音樂,屬于dance music。

              因為黑人本身的節奏和律動就很強,他們通過這種音樂展示自己的舞蹈,所以Funk非常具有舞蹈性,后來的disco、酸爵士這種專門舞蹈的音樂都是從Funk衍生出來的。

              Funk的開創者——James Brown

              Funk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律動是基于16分音符之上的。

              這種密集的節奏型讓Funk有很強的音樂情緒,也是很多人將Funk音樂看作是“抖腿音樂”的節奏根源。


              現在很多音樂只要有一個“動次打次”的基本節奏型、幾個簡單的和弦以及一些由五聲音階構成的旋律就被稱之為“Funk”,但它們只是傳統Funk的簡化版而已。

              對于一些較老的Funk音樂來說,它里面是包含了很多復雜的節奏型、節拍的變化以及復雜和聲的變化的。

              比如《Some Skunk Funk》。


              在A段旋律里,大部分是由十六分音符組成的,同時包含著許多半音化的特征(這是大部分Funk音樂的基本旋律特征)。

              除此之外它還有著從四拍到七拍的變化,以及比較復雜的和弦進行。


              而到了E段可以看到一些更加復雜的十六分律動節奏型。


              因為注重節奏,所以Funk幾乎都是快歌。

              它使用的和弦不會特別多,有時候主歌可能只有三四個和弦,更多的是強調bass和鼓的互動。

              Rick James就非常具有代表性。
               

              雖然說了這么多,但其實最好的分辨方法就是兩個字——

              多聽!



              「小印安利TIME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從APP上打開文章,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來自:印客美學  > 待分類
              舉報
              [薦]  原創獎勵計劃來了,萬元大獎等你拿!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九拍告訴您為什么爵士鼓是兒童最好的啟蒙樂器?
              如何快速聽辨歌曲的風格與調式?3分鐘讓你知道各種風格的區別
              Bob James的跨界融合音樂
              歐美流行樂的發展歷程以及特點(必須了解的知識奧)
              節奏布魯斯(Rhythm&Blues)是什么?布魯斯和爵士之間的區別
              伴奏和旋律有什么區別謝謝。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欧美大胆A级视频

              1. <code id="oocmu"></code>

                  <ins id="oocmu"><video id="oocmu"></video></ins>
                  <kbd id="oocmu"><video id="oocmu"></video></kbd>
                  <code id="oocmu"></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