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人體的“過濾泵”,這是因為腎臟上面存在許多孔洞。當血液流動到腎動脈時,血小板、白細胞、蛋白質等一些體積較大的組織是無法通過腎臟中的孔洞的,而對于鈉元素、尿素、水分等體積較小的成分,則可以通過腎臟上的孔洞過濾出去,繼而流向腎小管,從而形成尿液。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往往很少會感覺到腎臟出現不適,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的腎臟看似非常健康,實則可能“千瘡百孔”。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如何判斷自己的腎臟是否健康呢?對此,有醫生表示,若是身體出現了以下4個表現,多半是腎臟受損的征兆,大家平日里一定要多注意觀察。
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尿液往往不會產生大量的泡沫,但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導致尿液的張力增高,此時,尿液中就會出現一些泡沫。一般來說,蛋白質丟失是導致尿液張力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若是發現尿液中的泡沫突然增多,一定要提高警惕,因為這很有可能是腎臟受損的表現。
腎小球的健康程度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血壓的變化,當腎功能受到損傷之后,體內的水鈉平衡會被打破,此時可能會出現腎小球纖維化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就容易導致腎臟的血液流動不穩定,從而造成系統性的血壓升高。當腎臟受到一定的損傷后,腎小球的濾過率也會相應的下降,這就容易導致腎小管的回收功能受到影響,從而導致水分潴留在體內,久而久之,就會引發全身性的水腫。此時一定要引起注意,因為這很有可能是腎臟發生病變的早期癥狀。
排尿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腎臟的代謝與過濾能力,在身體健康的情況下,成年人每日的排尿量應該保持在1000ml左右,一旦這個數值產生了較大的波動,就有可能說明腎功能受到了損傷。此外,大家在平日里若是出現了夜尿變多的情況,也可能是腎臟發生病變的表現,這主要是由于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下降所導致的,在這種情況下,會導致排尿延遲,從而使人出現白天排尿少,而夜間排尿量增多的現象。
腎臟是一個非?!澳苋獭钡钠鞴?,當它受到一些炎癥感染時, 往往可以通過自我修復進行調整,此時患者的身體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不適。但在日常生活當中,大家切不可大意,一旦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上述4種情況,最好引起重視,盡量避免出現腎臟受損而不自知的情況。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
一鍵舉報。